轴承:圆筒形锻件的挤压胀孔辗扩工艺
2023-10-04【作 者】刘纪福
我厂过去对内径大于47毫米的套圈毛坯采用挤压一辗扩工艺。用这种工艺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生产较大的锻件时,为保证合理的辗扩比,挤压冲子较大;但由于设备吨位的限制,不得不减小冲子尺寸,致使辗扩比太大,锻件两端面凹陷严重,质量很差,废品率很高。同时由于单件辗扩的时间长,使全线生产节拍很不平衡,总是因辗扩工序跟不上而影响产量和质量。
二是在生产较小的锻件时,为保证合理的辗扩比,即使设备吨位够,但冲切掉的废料芯太大,白白浪费了很多钢材。为此,我们试验成功了挤压胀孔辗扩工艺,对原挤压一辗扩工艺进行了改进,现已全面推广。
通过几年来生产实践的验证,效果十分满意,锻件质量大大提高,几乎无废品,钢材消耗定额也降低了。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工艺、模具设计与调整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挤压冲子的锥角aw不能太大,设计时一般要使aw≤18º,如太大了,胀孔时内径部分的金属容易被挤成夹皮,造成锻件缺陷。但是为了进一步减小废料芯,可以通过试验,增大胀孔量,只要在胀孔时不因为aw太大而拉成夹皮就行。我厂在生产中a二曾用过23º30’,质量情况也还很好。
2.挤压工步中必须保证H,二有一个合适数值,一般可取6 ^-7毫米,否则由于凹模锥角较大,锻件很容易被冲子带起,并使锻件各横截面的金属量分布不合理。
3.冲孔工步中初平端面有两个作用:一是为反向胀孔工步造成较好的基准;二是可调节胀孔后锻件外径的锥度。所以初平端面的复压量要根据需要来调整,一般只需轻轻地压一下就行。
4.胀孔工步中冲子下胀的位置只能使圆柱部分进入锻件高度的一半左右,如下胀太深,内径部分的金属也容易被拉成夹皮,造成锻件缺陷。
以下是正文: